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专业律师网
时间:2007/10/18 8:02:32 联系律师:13878124891
[分歧]
本案在判决时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起诉应当驳回。理由是,王李之间属于合伙关系,合伙人基于相互信任结合在一起,合伙帐目没有算清法院也不能查清时,法院只能驳回原告的起诉,待双方算清帐目之后再予受理。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在李某申请执行一案中属于代理人,王某从法院领取的执行款3.5万元应当全部返还给委托人李某。第三种意见认为,双方属于合伙关系,帐目算清与否,不影响3.5万元财产的性质,可以先行分割。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酒瓶款3.5万元的性质已经转化。针对李某起诉的酒瓶款案件,酒瓶款是李某的“个人货款”,执行款交由王某领取时,执行案终结。由于王某既是代理人更是合伙人,所以在王某接收执行款之后,基于合伙人的身份保存该款,将该款的性质转化为合伙财产,这是合伙人行使合伙管理权的行为,不应该受到非难。当然,不管是由王某还是由李某持有,都不违法,3.5万元财产的性质都不会改变;任何一方将合伙财产侵吞都是不能支持的。合伙人在合伙基础丧失或有重大理由的情况下任何一方请求分割合伙财产都是于法是有据的。
其次,合伙财产的分配原则。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按照共有理论的通说,在对共有的财产没有约定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视为按份共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0条的规定,“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按等分原则处理。”由此可见,法院按照等分原则分割3.5万元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三、及时分割已经查清的财产有利于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长期以来,部分法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遇到合伙纠纷案件,总是先要求双方去审计帐目,审计不清就按事实不清驳回起诉或驳回诉讼请求,把矛盾踢给当事人。殊不知,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一些当事人上访,甚至激化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公力救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化解纠纷,维护稳定,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如果我们就案办案,简单驳回,必然有违民事诉讼设立的目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本案就是据此判决的典型范例,不仅化解了当事人急于解决的矛盾,从社会稳定的角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县人民法院
下篇 :超市存包遭窃如何赔偿
上篇 :合同解除若干问题探析
Tags:个人 合伙 帐目 没有 算清 能否 分割 财产